北京化工大学阳庆元教授课题组:C2H2/C2H4分离的高通量计算筛选研究
研究背景
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,它的分离纯化在化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在乙烯的生产过程中,乙炔通常作为副产品出现。在不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下,从C2H2/C2H4混合物中脱除C2H2至关重要。然而,由于C2H2和C2H4具有相似的分子尺寸(C2H2为3.32 × 3.34 × 5.70 Å,C2H4为3.28 × 4.18 × 4.84 Å)、挥发性和基于不饱和C-C键的电子结构,有效分离C2H2和C2H4具有很大的挑战性。金属-有机骨架(Metal-Organic Framework,MOF)材料由于具有高孔隙率,高比表面积和尺寸可调控的特点,在气体吸附分离应用领域中受到了高度关注。通常,对于含有Cu2(COO)4轮桨型二级结构单元(SBU)的MOF材料,脱除溶剂分子后的SBU含有Cu开放金属位点(Cu-OMS),其对一些含有π键的客体分子如烯烃和炔烃等展现出强烈的特殊吸引势。
图文解读
近日,北京化工大学阳庆元课题组从剑桥晶体结构数据库中收集了962个含有Cu-OMS的MOF,用以研究它们的C2H2/C2H4分离性能。由于烯烃和炔烃中的π键的存在,传统力场无法准确描述客体分子在MOF中的吸附行为。于是,该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,开发出了可用于描述C2H4与Cu-OMS之间相互作用行为的精确分子力场,并利用其围绕C2H2/C2H4体系的分离开展了高通量筛选研究。
构效关系表明,当最大空腔直径在5~10 Å,孔体积在0.3~1.0 cm3 g-1时,材料对C2H2/C2H4的分离效果最好。同时,根据模拟结果识别出了3个高性能材料。基于筛选出材料的-F基团改性研究发现,Cu-OMS和有机配体上F原子对C2H2分子吸附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效应,有利于提高材料对C2H2/C2H4的分离性能。
图2. (a)筛选确定的高性能材料改性示意图;(b)DFT计算获取的C2H2分子在改性材料中的吸附构型,I表示氢键,II表示C2H2分子的C≡C键与Cu-OMS之间的作用力。
文章信息
本文以“High-throughput computational screening of Cu-MOFs with open metal sites for efficient C2H2/C2H4 separation”为题,发表于Green Energy & Environment期刊。本文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刘磊,通讯作者为阳庆元教授和仲崇立教授。
扫码获取全文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gee.2020.03.002
通讯作者简介
阳庆元
阳庆元,北京化工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,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。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,尤其是金属有机-骨架(Metal-Organic Frameworks,MOF)材料的计算化学以及实验合成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,采用的理论研究手段包括热力学、统计力学、分子模拟和量化计算等方法。
仲崇立
仲崇立,天津工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评专家、科技部“973计划”项目复评专家。长期从事面向化工、环境与能源等领域应用的纳微结构材料的分子设计、合成与性能研究,特别是在工业气体分离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,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、973项目课题等项目10余项。采用的研究手段包括量化计算、分子模拟和实验。
课题组网址:http://jshx.buct.edu.cn
撰稿:原文作者
编辑:GEE编辑部